当前位置: 首页 >> 职教信息 >> 正文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扎根一线精益求精,金龙客车工匠李茂发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作者:肖晓珍    [发表时间]:2024-05-10


“奋斗的青春是最美丽的!”零点时分,李茂发给笔者发来微信。这天是五四青年节,这是他最想跟青年人说的一句话,但这又何尝不是他对自己过往努力的最好注释呢!

李茂发,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龙客车”)涂装产线质量组班长,高级工,刚刚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4月28日,他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了表彰。“这是一份荣誉,更是一种激励。”他说。

二十年如一日扎根车间,从一名普通工人到涂装产线质量组的中坚力量——从李茂发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是工匠精神。

 

精益求精 成为“大满贯”涂装匠人

2004年进入金龙客车时,李茂发的第一岗位是原子灰打磨。灰尘大,工作又累,大冬天穿着短袖干活还出汗。那时很多人都想进金龙客车,想到课长胡道意说“能在这个岗位适应下来的都很能吃苦,一定要珍惜这份工作”,李茂发用心学习,刻苦钻研。

涂装的工艺流程涉及多道工序,不仅保证汽车漆面的持久性和光泽度,也为车身提供必要的保护和防腐作用。每道工序都至关重要,它们共同决定了最终的涂装质量。

为练好基本功,李茂发在没有固定剂的板面上学习刮原子灰,用两个多月时间,熟悉了对板面平整度、光滑度的技艺要求。

当时公司通知各车间培训多能工,李茂发第一个报名。他心想:机会来了,一定要多学,才能在产线立足。

为训练喷枪的动作手法,他花了三个月时间,控制喷射的角度和力度,力求喷枪平稳移动,让漆面呈现出最理想的光滑度和色泽亮度。

金龙客车有个特点,就是节假日(比如五一、国庆、春节)都在赶制加急车。因为客户急着提车,车间要在各个岗位抽调人员支援涂装最后一道工序——局部漆面修整。他总是二话不说就去了,正是这样的机会,让他从中学到了不少技能。

坚持不懈,精益求精,仅用三年多,李茂发便掌握了汽车涂装的所有工序,并攻克涂装最难的技艺——局部漆面修整。

他的执着和努力获得大家的认可,也赢来一项项荣誉——涂装工涉及的几乎所有大奖,都被他收入囊中。李茂发成了名副其实的“大满贯”涂装匠人。

追求卓越 对色差把控“炉火纯青”

想要知道李茂发有多强,看他的局部漆面修整就知道了。这项技艺,他达到了连色差仪都无法测出色差的水平。

他一直记得车间主任洪华业的教导:多想多学,才能脱颖而出。

精工细作,追求卓越,李茂发与喷枪实现了完美融合,无论白天还是夜晚,他对色差的把控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金龙客车的产品远销海外,其中出口泰国、沙特阿拉伯的车,整车漆面要经过制程检验、终检、复检、入库检查、海外PDI(交车前查验)、海外客户终检六道关卡,远高于国内行业涂装作业标准。

作为车辆漆面最终效果的把关人,李茂发在订单车辆进入涂装工序后,提前和班组成员开会研究,对选用砂纸型号、打磨范围,以及喷嘴与着漆面的距离、油漆调配比例等细节,逐一分析指导。

为尽量减少涂装过程中人员走动,减少操作时外界的干扰,李茂发对漆面细节处采取分区遮挡保护的办法,使颗粒附着率明显下降,最终实现车辆高品质交付。经他把关的车辆,获得客户高度肯定。

传承匠心 带领小组一年降本超400万

“传帮带”是金龙客车的优良传统。“当年在向老前辈学习技能时,他们耐心教导,让我每天都能进步一点。他们对工作的严谨要求,使我不断前行,才有我今天的成绩。”他说。

传承前辈“传帮带”精神,李茂发对新进员工也是毫无保留地耐心指导。

涂装产线质量组一直是涂装产线的标杆工位,团队多数为新人。作为班长,李茂发耐心指导,逐一指正,还利用休息时间给新员工“开小灶”,让他们能很快上手,培养出一批批点喷修整熟练工。

在他的带领下,涂装产线质量组不断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单车工时减少4个小时,2023年保质保量完成产量7022台,降低制车成本超过400万元。

提效降本的同时,涂装品质也大幅提升,单车一次交检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为车辆入库的进度与质量提供了重要保障。

他主导班组制作质量评审294批次,组织班组评审1745频次。通过过程质量自主管理、现场制作质量跟踪等,产线制作质量稳步提升。过程DPU(单位缺陷数)从单车11.48频次降低到单车8.76频次。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奋斗在一线的李茂发,用扎实的工作作风和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诠释了工匠精神,那就是: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