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推出了多场精彩论坛。其中,以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实验、考试评价为关键词的“产教融合引领AIGC赋能人才培养”论坛吸引了众多院校企业的专家学者参与。
主题演讲环节,来自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北京竞业达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城市职业学院、上海大学、教育部实验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专家围绕数字赋能、产教融合等职业教育的热点问题作了精彩报告;“圆桌对话”环节,聚焦AIGC赋能课堂教学、实验实践,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给高校人才培养带来的变革与机遇。热烈的研讨让各界对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发展充满信心。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校长聂强:以人为本应用为王构建数字化职教新生态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职分会副理事长、重庆高教学会副会长、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校长聂强说,数字化新浪潮下的职业教育新生态呈现出八个特征,即新技术赋能下的智慧化、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师生服务的人性化、校园管理的系统化、数字应用的常态化、数字资源的多元化、数字信息的标准化、指挥校园的规范化。
他认为,要构建数字化的职业教育新生态,就要更加强调以人为本,围绕“立德树人”构建数字化、科学化、终身化教育体系;要更加注重应用为王,构建教育新生态,服务差异化教学、个性化学习和精细化管理;彰显技术赋能,促进新兴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助力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校长唐宁:创新共同体治理机制促进产教融合高效益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校长、厦门开放大学校长唐宁指出,促进产教融合高效益是解决教育与产业发展之痛的必由之路。
如何促进产教融合高效益?他提出的策略是创新共同体治理机制,包括加大地方职教立法力度,依法落实对产教融合型企业的激励措施;运用多方合作共担共赢的治理思维进行激励制度设计,引导各主体发现共同利益并形成产教共同体,从而激励其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积极相互合作、共担责任实现共赢;激励引导产教融合型企业参与共建产教共同体,实现共同投入、共同运作、共同收益;把各方利益诉求纳入共同体发展目标,建立共同体内部成本补偿机制。
为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助力院校成果转化与卓越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论坛主办方北京竞业达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还面向全国院校特设数字教育创新“揭榜挂帅”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