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这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中办、国办《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重要举措。《通知》提出,到2025年共建设150家左右的市域产教联合体,在全国各地掀起了争相创建的热潮。
北京市:深化产教融合、产学合作
北京市教委发文称,将打造具有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功能的市域产教联合体,拟立项建设10个左右。联合体内的学校将积极承接企业员工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同时面向社会开展技术技能培训服务。
北京市域产教联合体的遴选和建设坚持以教促产、以产助教,深化产教融合、产学合作,充分发挥政府统筹、产业聚合、企业牵引、学校主体作用,以产业园区为基础,推动产城科教融汇,助力首都新时代“四个中心”建设。今年将择优推荐3个申报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
遴选建设标准规定,产教联合体依托的产业园区总产值应在北京市位于前列,以“两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高精尖产业体系涉及相关产业为核心。产教联合体职业教育资源富集,同时吸纳普通本科学校作为成员,搭建联合体人才供需信息平台,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校企共建工程师学院或产业学院,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紧密结合。
北京支持企业深度参与职业学校的专业规划、人才培养标准、教材课程开发、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推动中国特色学徒制,落实“入学即入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广泛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接收职业院校学生开展实习实训和教师岗位实践。支持在联合体内开展“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贯通培养,鼓励普通本科学校招收符合条件的中高职毕业生和企业一线优秀员工,就读本科和专业学位研究生。
北京市还将加大财政经费支持力度,吸引社会资本、产业资金投入,支持职业教育重大建设和改革项目;明确支持职业教育的金融、财政、税费、土地、信用、就业和收入分配等激励政策的具体举措。
吉林市:高质量发展化工企业
吉林化工园区化工产业集群产教联合体在吉林市成立。吉林市、长春市两地的13所化工相关院校、18家企业参与其中。作为该省首家产教联合体,联合体将以服务化工企业高质量发展为首要目标。
化工是吉林省的优势产业,也是该省第二大城市吉林市的主导产业。作为中国著名的“化工城”,吉林市坐拥“一五”期间兴建的第一个大型化学工业基地。经过多年发展,位于当地的吉林化工园区跃升为千亿级产业园。当地作为老工业基地,优势产业超常规发展迫切需要开辟新赛道、构建新优势。当地各行业、企业需要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撑,也需要强大的智力资源作保障。
该产教联合体要求企业深度参与职业学校的专业规划、人才培养标准、教材课程开发、师资队伍建设等各个环节,探索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岗位成才的“中国特色学徒制”。
吉林省计划2023年试点创建5-10个市域产教联合体,三年内在全省分批培育建设20个左右市域产教联合体,并择优推荐参评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
按照建设市域联合体的目标,吉林市正谋划组建化工、碳纤维、冰雪旅游、通用航空4个产教联合体。
哈尔滨市:构筑新优势、培育新动能、开辟新赛道
哈尔滨市、呼和浩特市、黑河市、大兴安岭地区“三市一区”现场签署了市域职业教育协同创新发展联盟战略性框架合作协议,开展职业教育战略性合作,以市域联动,行业协同,聚焦产教融合、职普融通、科教融汇,为推动建设“六个龙江”,打造“七大都市”,构筑新优势、培育新动能、开辟新赛道,以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东北振兴,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对俄经贸产教融合共同体”“冰雪体育产教融合共同体”“现代农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揭牌仪式先后在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工业中心举行。至此,哈市产教融合共同体发展壮大到10个,共吸纳中高职、本科院校50余所,规模以上企业近400家,为哈市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
武汉市:“武汉·中国光谷”产教联合体成立
“武汉•中国光谷”产教联合体成立大会在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举行。在武汉市人民政府领导下,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为依托,由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头,175家政府部门、高校、中高职院校、企业、行业和科研机构联合打造的“武汉•中国光谷”产教联合体正式宣告成立。参加“武汉•中国光谷”产教联合体的175家理事单位中,有政府部门12个、院校50所、行业协会(学会)21家、企业62家、科研院所30个。
“武汉•中国光谷”是中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全球最大的光纤光缆研制基地、全国最大的光器件研发生产基地、国内最大的激光产业基地。光谷集聚了42所高等院校、56个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院所、30多万专业技术人员和80多万在校大学生,是中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在“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建设、创新高质量发展、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等多个领域走在全国前列。立足中国光谷,深耕“光芯屏端网”产业集群,“武汉•中国光谷”产教联合体发展大有可为。
下一步,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进一步加强对于产教联合体建设的统筹指导,加大制度创新、政策供给和投入力度,形成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和产教深度融合的制度环境和生态环境;“武汉•中国光谷”产教联合体各成员单位强化服务意识,以支持联合体发展为己任,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共建共享,合力培养区域产业急需的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武汉•中国光谷”产教联合体要积极创新多元协同、共建共管的治理模式,搭建人才供需信息平台,建设共性技术服务平台,打通科研开发技术创新成果转移链,聚焦真需求,实现真供给,出台真政策,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产教融合、产学合作,延伸教育链、服务产业链、支撑供应链、打造人才链、提升价值链。
咸宁市:探索创新“咸宁方案”
咸宁市域产教联合体成立大会在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召开。大会宣读了《关于成立咸宁市域产教联合体的通知》,并通过了《咸宁市域产教联合体章程》和《咸宁市域产教联合体理事会成员名单》。大会现场,举行了咸安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嘉鱼产业学院、崇阳产业学院、咸职智能装备产业学院、咸职工业数智化产业学院、咸职智通机器人产业学院、咸宁市“一村多”新希望养殖服务中心、咸职恒立体育产业学院揭牌仪式。接下来,咸宁市将建好用好产教联合体,在产教融合制度建设、合作模式等方面探索创新,形成产教融合发展新格局,创建产教联合体发展的“咸宁方案”。
佛山市:产教协同智能建造
5月18日上午,佛山市域产教联合体成立大会在顺德高新区举行,这是全市首个以产业园区为基础,政府、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等多方参与,兼具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促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功能的市域产教联合体。当日下午,广东(顺德)智能建造产教联盟也在北滘落地,围绕智能建造,吸纳16家理事单位,顺德职教开启了对打造行业产教共同体的探索。
烟台市:联合发展共建共享
“烟台黄渤海新区产教联合体”成立大会在烟台黄渤海新区举行。黄渤海新区产教联合体是烟台市组建的首个市域产教联合体,由烟台职业学院牵头,依托黄渤海新区,携手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其成员涵盖7个政府机构、7所本科院校、7所高职学校、5所中职学校、54所科研机构、1175家企业。联合体将统筹发挥联合体内政府机构、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各成员单位积极性,推进资源共建共享,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
青岛市:搭建平台促进发展
2023年青岛市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德应用技术学校举行。启动仪式上,青岛西海岸新区产教联合体正式成立。联合体整合3所中职学校、4所高职学校、3所本科高校、15家企业、1所科研机构等30余家单位等优质资源而成,未来将进一步集聚资金、技术、人才、政策等要素,有效推动各类主体深度参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为“政企校研”合作搭建更高的平台,实现各类资源优势互补,更好地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创新提升和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新区也将建好用好产教联合体,在产教融合制度建设、合作模式等方面探索创新,形成产教融合发展新格局,创出产教联合体发展的“西海岸路径”。
《学知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