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校社协同育人,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家庭如何发挥作用?家长自己如何成长,才能给孩子更多的滋养?
3月15日,一场别开生面的交流会在厦门南洋职业学院举行,会议的主题是:人工智能助力新时代婚姻家庭及心理健康教育高质量发展暨新时代婚姻家庭指导与人才专业化建设。
会上,中共中央宣传部原副部长、第十三届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学习委员会副主任王世明引经据典,讲述了“国与家”以及家庭中“孝悌慈”与“敬”的内涵,简短而精彩的致辞,赢得了阵阵掌声。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副会长乔恒,中社联妇女与婚姻家庭社会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萧斌臣,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博士关梅林,国恒教育创始人、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盛国恒等作了主题发言。
作为全国知名心理咨询专家,关梅林以《学习成为幸福婚姻的建设者》为题,告诉人们:幸福婚姻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夫妻的自我成长和心智成熟。她提醒,夫妻在重大问题面前应延迟反应、理智决策。
会上还举行了中社联婚姻家庭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基地授牌、厦门南洋学院客座教授(乔恒、关梅林、盛国恒)聘任和南洋学院创办人鲁加升《大学生成长教程》新书发布等仪式。
交流会由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指导,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妇女与婚姻家庭社会工作委员会主办,厦门南洋职业学院等承办。
乔恒:家庭教育指导前移 “先持证后上岗”
乔恒认为,父母的行为对孩子的成长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当父母以平等、尊重、理解的态度对待彼此时,就为孩子建立了一个健康稳定安全的成长环境。这提升了孩子的自信,使得孩子能够发展自己的独特才能,树立目标,并为实现目标而努力。
但现今,大多数父母都是“照葫芦画瓢”,把自己父母的做法照搬到自己的婚姻之中。而原生家庭婚姻中的各种问题,直接影响到子女的人格养成和健康成长,反映在高校、高职院校,就是影响到大学生的 爱情观、婚姻观、家庭观。
乔恒希望,这次交流会能取得相关突破,其中之一是家庭教育指导前移,前移至婚姻的起始阶段,从恋爱指导、预备婚姻、婚后相处、经营婚姻、危机干预、婚姻升华六个维度,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和指导内容。支持大学生在面对恋爱、婚姻时未雨绸缪,甚至“先持证后上岗”。“因此,我们还专门为婚姻与家庭教育顾问证书增设了高校版。这次会议还要进行高校版课程设计的研讨,听取专家、校长、老师、同学们的意见。”他说。
萧斌臣:着眼于孩子一辈子的成长 不要太焦虑太短视太着急
萧斌臣则以“三宽”的讲解,希望家校社为孩子的成长创设良好的环境。
首先是宽厚。他说,希望家长、老师、成年人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都能有一个宽厚的胸怀。要着眼于孩子一辈子的成长,去看他每天一点一滴的进步,不要太焦虑,不要太短视,不要太着急。
第二是宽容。他认为,要宽容孩子在成长中的缺点和错误。因为犯错误是孩子必须经历的过程,甚至是必须付出的代价。不让孩子犯错误本身就是错误。孩子从不犯错不一定是好事,因为一旦有朝一日犯了错,由于没有修正错误的经验,他可能遭遇沉重打击。
第三是宽松。他说,今天我们的家庭教育中,有一个危险的倾向,就是“笼养”孩子。“笼养”有天花板效应,天花板有多高,决定了孩子将来能长多高。“所以,我们要打破这个‘笼’,把孩子放到大自然中去,到‘崇山峻岭’中去,这样,他才有可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他说。
盛国恒:家长认知影响孩子未来 多看孩子身上的“长板”
盛国恒年仅30岁,在全网却有近2000万粉丝。他认为,家长的认知会影响孩子的未来。
他说,一名在职校学机电一体化的学生找到他说:“老师,我特别自卑,我是在职业学校读书的孩子,我不知道未来该怎样。”
盛国恒的父亲也是学机电一体化的,他的爷爷也一辈子与机械打交道。“我父亲最大的愿望是我和铁打交道。但是我喜欢跟人打交道,所以我选择了教育这个行业。”盛国恒说,他向孩子介绍了工业化发 展和职业化人才的巨大需求。“谁告诉你学机电一体化,未来就只能 是一个执行者呢?未来可以做工程师啊,我父亲就创造了很多发明。我跟他说了我爸爸的事,我爷爷的事,这个孩子听了以后眼睛就亮 了,说以前没人这样跟我说,妈妈也没告诉我。”盛国恒说,信息差、 认知差,家长给了孩子负面的信息,让孩子成长乏力。
盛国恒认为,家长要看到孩子身上更多的可能性,也就是孩子的“长板”。但大部分家长在干吗呢?纠错。问题聊多了,孩子本来没问题也变得有问题了。“我很多的自信来自什么?是我忽略了我的短板,发挥了我的长板。”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