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各方积极参与建设,促进闽台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教联合体真正成为产教融合的高地、人才聚集的高地、资源开发的高地和‘益企服务’的高地。”厦门市教育局副局长洪军说。
2023年12月29日,闽台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教联合体推进会暨第一届理事会会议在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召开。
会议由厦门市教育局、厦门火炬高新区管理委员会共同主办,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厦门信息集团联合承办,厦门软件园产教融合基地协办。
厦门市教育局副局长洪军、厦门火炬高新区管理委员会副书记邱尖、厦门市委台港澳办副主任虞圣坚出席了会议。厦门信息集团创新软件园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柏云辉,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厦门开放大学党委书记蒋先立分别作了联合体建设的发言。会议由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副校长陈旭辉主持。
闽台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教联合体成立于2023年10月,是厦门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和教育部、福建省支持厦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两岸融合的意见而采取的行动之一,厦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厦门市教育局、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为指导单位,厦门城市职业学院为牵头院校,厦门信息集团为牵头企业,汇聚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等高校资源和科研机构。
2023年12月,闽台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教联合体正式被列为省级项目,并进入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第二批项目遴选。目前,联合体已汇聚64家单位,吸引17家台资企业参与,正积极吸纳海峡两岸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的优秀企业加入。
会议举行了为联合体理事单位授牌仪式、校企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会上,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厦门开放大学校长唐宁作了题为《现代化产业体系视域下的产教共同体建设》的报告;厦门软件园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产业联盟秘书长黄建设分享了联盟运营经验,美亚柏科教育事业线总工程师周政杰、华为(厦门)开发者创新中心技术总监韩远分别作了案例分享和实践报告。
声音
打造产教融合的“厦门模式”
洪军:要牢固树立“以教促产、以产助教”的理念,深化共同体认识,注重协同发力,促进职业院校与行业产业紧密捆绑、与产业园区高度匹配。要立足产业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为区域产业发展筑牢坚实的人才支撑。要强化理事会功能,提升运行效率,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和常态化运行机制,实现高质量建设、高水平运作。
希望在理事会的高效运行下,联合体的运作能够为行业共同体的发展作表率,携手致力打造产教融合的“厦门模式”。
打通校企“最后一公里”
邱尖:要坚持立足厦门、服务全省、辐射海峡两岸,以争创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为目标,着力建设兼具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促进高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功能的产教融合平台。要创新运行模式,构建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推动产教双向赋能,着力打通校企“最后一公里”。加强人才需求预测,挖掘和汇聚人才培养资源,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着力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支持。
搭建企业与高校之间的桥梁
柏云辉:要充分地利用产教联合体的力量,更好地服务园区的企业,搭建企业与高校之间的桥梁,共同推进产业的进步。将推动高校研究机构与园区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深挖企业的技术合作潜能,打破技术转化的壁垒,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将与高校紧密合作,搭建人才交流与培养的平台。通过挖掘园区企业人才需求,推动产教合作,鼓励高校人才参与到产业项目中,真正实现产教融合,为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形成“高校组团”“企业组团”良性互动
蒋先立:学校将做好沟通协调工作,开展重大事项的调查研究,为破解产教“信息不对称”、人才供需不协调“找方案”“开良方”,将联合体建设成为政府部门可认可、行业企业离不开、高校机构积极参与的联合体。 学校将与厦门信息集团等头部企业一起,配合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建好市域产教联合体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形成“高校组团”和“企业组团”的良性互动,促进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团队组建、课程体系创新等方面开展全面的、深度的合作。
“产教融合之道,是产业和职教的双向奔赴”
“如果把现代化产业体系比作一个桌面,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就相当于桌子的四个角,缺一不可。”
“科技创新需要拔尖创新人才解决‘卡脖子’问题,同样也需要量大面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他们就像‘身子’。如果这方面数量不够、质量不好,相当于‘身子’也被卡了。”
2023年12月29日,在闽台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教联合体推进会上,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厦门开放大学校长唐宁以两个形象的比喻,把话题聚焦到“现代化产业体系视域下的产教共同体建设”上。
唐宁说,“产业发展之痛”存于“卡脖子”,也存于“卡身子”;而“卡身子”,也是“企业HR(人力资源)之痛”:一方面,企业总觉得找不到合适的产业工人;另一方面,企业好不容易把人招来了,培训了,合适了,结果不到3个月跑掉一半——“漂移”回老家了。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现代化人力资源的强力支撑。产业如何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协同优化现代化人力资源供给?职业教育如何实现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与服务产业发展的有机统一?
破解之法在于产教融合之道。唐宁强调,通过组建产教共同体,推进职业教育与重大产业布局精准匹配,企业组团与院校组团融合发展实现共赢。他以闽台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教联合体的推进为例,提出探索路径:对学生进行中高本(研)贯通培养,成才通道一体化设计;对毕业生进行校企接续和交替培养,通过学徒培养、岗位实习、在职培训、学历提升等实现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和服务产业人才需求的有机统一。
唐宁还从现代化产业体系视域下提出,通过建立外部引导约束机制、内部正向激励机制、内部监督制衡机制和共同体代理权调整机制,以连带依存方式,有效调动各参与主体主动合作,协同发展完善产教共同体治理机制。
“最终,产教融合之道,是实现了产业和职业教育的双向奔赴,共同发展。”唐宁说。
文/肖晓珍 图/厦门城市职业学院
链接:全国数字影视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
2023年12月29日,全国数字影视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厦门城市职业学院成立。
这个产教融合共同体由厦门风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大学、厦门城市职业学院牵头,联合全国数字影视产业组织、学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等,是个泛行业、跨区域产教融合新型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