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厦门职教高地在行动 >> 正文

厦门城院:1+2+3+N,服务美好生活、赋能乡村振兴

作者:    [发表时间]:2023-05-25

 

177C0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厦门城院”)在职业教育活动周期间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走进社区、走进乡村,充分展示了学校在人才培养和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等方面的创新实践和成效,让全体师生更加坚定职教自信,让社会大众深入了解职业教育、体验职业教育、支持和参与职业教育。

1场报告

三位毕业后在各自平凡岗位上书写精彩人生的优秀校友回母校分享了就业经验和创业感悟,为学弟学妹们带来了一场“平凡岗位,精彩人生”——优秀校友励志报告会。

法律事务专业2009届毕业生,现就职于安溪县人民法院的谢伟峰以“励志立志,放飞梦想”为主题,从“志向”“志趣”“志气”三个关键词出发,分享了自己毕业近15年来的工作经历和人生感悟。

市场营销专业2013届毕业生,现为厦门鑫鹭宝工贸有限公司等5家关联公司总经理的杜海彪以“迎难而上,敬业奉献”为主题,分享了自己的创业历程。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2018届毕业生,现就职于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任技术中心主任助理的吴祥华以“平凡岗位,精彩人生”为主题,从“主动”“细心”“积累”“创新”“突破”“沉淀”六个关键词入手,分享了自己从职场新人到岗位能手的成长经历,他寄语同学们:“只要你把工作做细做精,就能成为行业的专家。”

2个论坛

厦门城院先后邀请深圳市政协科教卫体专委会专职副主任、机关二级巡视员孙湧教授和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发展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职业教育杰出校长奖和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校长奖获得者、二级教授周建松来校做题为《智能时代对专业人才培养与素质要求的系统性思考》和《“双高”目标下的学校关键能力建设》的报告。两场报告高屋建瓴、深入浅出、理实结合,既高度概括了各项关键办学治校能力的主要内涵,又结合办学实际给出了落地的具体对策,对于更好地推动厦门城院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 

3项签约

厦门城院与厦门市农业农村局签订“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共同为“厦门城市职业学院数字乡村产业学院(虚拟)”揭牌,双方将共建厦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智库,共同开展厦门乡村振兴相关培训,共同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具体实施,重点开展数字农业、数字文旅、数字金融服务、农村电商、数字乡村规划、数字乡村治理等领域合作。

厦门城院与厦门市大同中学、厦门市前埔南区小学、厦门市第三幼儿园共同签订“前埔片区大中小幼思政课一体化战略合作协议”,该联盟旨在通过建立完善“目标共通、人才共育、队伍共建、课程共研、资源共融、载体共用、成果共享”工作机制,加强思政课教学科研、实践育人等方面循序渐进、协同创新,共同建好思政课这一关键课程,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各校将以联盟共建为平台,组织片区中小幼师生常态化开展职业体验,开设好职业教育课程,对中小学生进行职业启蒙教育,让他们从小更全面正确地认知职业教育和了解职业技能,避免对职业和职业教育形成不当认知和偏见。

厦门城院与国网厦门供电公司签订“校企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学校用电保障、校企人才双向培养、专业建设、实践基地建设、学生就业、产品研发与科技成果转化、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全面战略合作,以期不断提升双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N场活动

创新创业学院和影视动画学院联合举办的“厦城之风”文创品发布会暨校园文创市集启动仪式,是学校专创融合、思创融合学生成果的展示。通过开展文创品的征集活动,探索地方性城市文化和校园文化的融合途径。

职业教育如何助力乡村振兴?厦门城院的师生们给出了答案。影视动画学院的师生们到厦门翔安区新店镇澳头村开展“如影随行,采撷村风”乡村艺术采风,实践数字影像创作能力,使学生以专业视角观察闽南海港侨村的转型成果,培养学生对古民居村落建筑、人文风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能力以及主题影像创作能力,领悟影像创作的艺术魅力,为渔村留下具有记录意义的数字影像素材。教育民生学院的师生来到同安区洪塘镇埔后村农村幸福院开展健康与营养膳食宣教,指导当地村民开展亲子活动并召开“一老一小”工作座谈会。财经商贸学院的学生学以致用,在线上直播销售厦门市两岸农产品流通协会提供的农产品。

学校还举办了“十佳导游之星”大赛、为社区居民维修小家电、组织小学生进校职业体验和先进制造技术知识普及等一系列请进来、走出去的活动。

来源:厦门城市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