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厦门职教高地在行动 >> 正文

产教融合型企业眼中的产教融合——建发汽车篇

作者:    [发表时间]:2022-05-31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职业教育研究院博士 李慧

厦门建发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发汽车)是位列2021年度“《财富》世界500”强第148位的大型国有企业厦门建发集团有限公司的子公司。他们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推动产教良性互动、校企优势互补,让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为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近年来,建发汽车先后与全国三十多所院校开展多样的合作,招收实习实训学生,开设建发班,课程合作开发,建立校内实训基地,依托在全国多个区域建立的豪华车、超豪华车4S店作为实训基地,举办或协办了多项A类、B类竞赛,并担任评委工作;成立建发汽车学院,对内对外开展培训。企业专业人才(教师)不仅数量庞大,全国有技师900多位,而且技能资格得到认可,大量在汽车美容、防工、维修工等传统行业的技师们具备高级考评员资格。

产教融合多方共赢

助力学生就业

对学生而言,建发汽车为优秀的学子提供一个较好的就业平台。企业招聘要求较高,如果学生毕业后来应聘会相对比较困难,但如果学生能在实习期选择到建发汽车开展实习,并且表现足够优秀,企业就可以直接把学生留下来就业。此外,就业率作为学校考核的重要内容,学校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因而,学校具有与企业合作的诉求。

助力学校招生与教学

学校与大企业互相授牌签约,大企业的冠名有助于学校的招生。汽车学院范桂香教务处主任说,对于家长而言,建发有较好的信誉和影响力,这个牌子在福建是蛮有吸引力的。如果一所学校能与这样的企业合作,也说明学校的办学实力。另外,学校老师理论强,但不少教师没在企业待过,对行业新资讯掌握相对较弱,教学设备也比较陈旧,学生到企业工作需要一定的适应期,而与企业合作可以弥补这个不足,企业能够提供行业所需技能和最新设备。

助力企业育才与发展

建发汽车不仅需要汽车制造、美容、维修等专业技术人员,也需要懂销售、导购、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企业留用实习生,一方面,通过一年的实习时长,企业可以发现优秀的人才;另一方面,实习生更容易接受企业文化,通过学校的理论教育,加上企业的制度化培训,学生可以较快成长为高技能拔尖人才。员工忠诚度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建发汽车工作十年以上的员工一抓一把,可见员工对于企业文化和待遇的认可。学生从实习期就开始了解和接触企业文化,这样学生的忠诚度会特别高。

企业发展需要不断扩展新的业务领域,需要对员工进行新知识和技能的升级培训,除了内部的培训,也需要外部的支持,这其中就包括高校。高校老师具备较先进的理论知识,擅长教学,能够让学生听懂、学会,企业需要这些学校老师的支持,例如建发会高价邀请专门做新能源研究的专家做专场的讲座。另外,建发汽车得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的证书认证授权,对于如何出考题,如何将具体经验总结和凝练也需要学校教师的支持。

对接需求方式多样

服务社会所需,响应国家推进产教融合的号召,这是建发的责任与担当。根据合作双方所需,建发积极探索多种产教融合形式与途径。除了与学校互相挂牌、共建实训基地、合作办班、接收学生实习、考证培训等,建发汽车利用自身优势举办了建发汽车学院,这是一所民办非营利性企业,面向社会开展技术技能培训服务。汽车学院徐尚君校长认为,该学院,一方面,可以发挥建发作为行业龙头企业的示范作用,通过制定标准,促进行业的规划化发展;另一方面,这个平台也满足了满足企业内部员工的晋升需求,员工通过一些考试之后,可以拿到补贴,又能够提升技能;最后,通过认证范围的扩大,企业的行业影响力也将得到提升。

深度合作的制约因素

老师积极性不高

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没有专职人员从事产教融合的推进工作,与企业合作算是额外的工作,做或者不做产教融合对老师影响不大。怎么样调动教师们的积极性,积极与企业一起去深化产教融合需要更多探索。

领导支持度有影响

如果领导比较支持,三天两天过问一下合作进度,老师或工作人员还会重视;如果领导比较忙,不过问,合作这个事情也就这么过了,真正落地还需要领导的重视。

校企合作的目的异化

立德育人是合作的原则。现有部分院校因为比赛等需求,要求企业使用一些淘汰的设备,而不是利用企业最新的设备,这就违背了合作的初衷。对于龙头企业,合作院校应该积极利用企业已有的先进资源,而不是配合比赛需求,要求购买那些实际生产中已经淘汰不用的设备。

行稳致远:群策群力,营造良好环境

政府更加重视

政府政策支持是企业投入非常重要的指引。“校企合作在喊口号,差一个名正言顺,差一个官方授牌”,福建省技术大师杨成祥如是说。政府领导出席授牌仪式,可以让企业感受到对其参与产教融合的肯定与认可。此外,国企要发挥产教融合的带头模范作用,需要从上到下的信息导入,扩大对上层领导对产教融合的认知,引起其重视。

加大信息宣传

加强产教融合相关资讯流通,减小企业与教育界的信息不对称。徐校长表示职教高地建设在教育界已经成为共识,大家都非常有激情,但企业端不了解。这种信息这种不对称说明宣传是不够的,不少企业其实是不知道校企合作方面的政策和导向,以及政府给的一些优惠政政策。

给予实质支持

荣誉感非常重要,“真金白银”的支持也是企业所需要的。无论是企业还是学校,产教融合的推动者不少是兼职,其实他们都有自己的专职工作。如果企业要专门拨多少人、资金来做这个事,包括课程开发,都需要投入,需要有政策和资金支持。在与学校共建实训基地的项目中,政府可以提供启动资金,专款专用,或者用地支持。

宣传有益经验

宣传“产教融合好案例”。产教融合怎么做,全国都在探索。厦门做职教高地的厦门样板,做个标杆,到底怎么做,怎么真的落地把这个事情做实了?企业也在探索,也需要跟学校一起来研究,单靠一边的力量,可能各想各地。徐校长认为,实际到底要怎么做,还是要研讨的。

吸引学生学习技术技能

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作为,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如何落实习总书记的嘱托,杨成祥大师认为,吸引学生学习技术技能,第一点是要提供好的工作环境,第二要有较好的薪资待遇。有的企业待遇差,但建发汽车实习生每天至少有100块补助,中午12:00~14:00有休息时间(夏天14:30),18:00下班;工作场地、食堂带空调;工会各种福利,实习生也一样享有。这样,实习学生觉得平时工作比较自由,这种环境、待遇让其有较高工作积极性,而且说实话,男孩子就喜欢车,学生家里有车,还有开车上班的实习学生,这个工作能够满足学生的探索需求。此外,建发汽车的品牌得到社会认可,学生父母一听说来建发实习就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