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探索与实践 >> 正文

深化产教融合模式, 为厦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城院力量”

作者:shixisheng    [发表时间]:2021-12-24

深化产教融合模式,

为厦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城院力量”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陈旭辉教授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厦门城院”)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国际化与产业化互相促进融合的办学思路,着力打造飞机维修、轨道交通、影视制作等特色专业,深入探索智能化、国际化产教融合职教模式,瞄准厦门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发展目标,紧紧围绕厦门金砖创新基地建设和海峡两岸融合两大发展战略,抢抓作为全国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点城市的先机,为实现厦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两岸融合的目标任务贡献“城院力量”。

密切与金砖及“金砖+”国家科技人文交流,强化智能化、国际化人才培养

建设金砖创新基地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局、面向未来发出的引领金砖国家务实合作的重大倡议,是落实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的重要抓手,是深化金砖务实合作的崭新平台,是推进金砖国家更紧密合作、强化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的内在要求和重要载体,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省以及厦门市的深切关怀和厚望重托。

厦门城院作为首批入选的厦门金砖新工业能力提升培训基地联盟成员,专门制定了《厦门金砖新工业能力提升培训基地建设方案(厦门城市职业学院)》,整合全校学历教育与社会服务能力,以及业内龙头企业培养体系,结合重点产业与人才需求,以引领性、交叉性、创新型的学科专业为重点,集中打造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智慧飞机维修、轨道交通方向,建立从在校大学生联合培养、在岗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到社会求职人员的岗前培训的新型产教融合教育体系,打造厦门产业人才培训培养高地和创新创业发展高地。

10月27日下午,厦门城院和厦门市金砖办共同主办的金砖国家企业知识产权提升培训班举办了首场培训,吸引了金砖及金砖+国家近万人次在线参与培训。这意味着厦门金砖新工业能力提升培训基地正式启用。本次金砖国家企业知识产权提升培训,经过精心准备与策划,课程涵盖专业性、实务性内容,案例丰富、理论由浅入深,受到与会者欢迎,引起新华社、中新社、福建日报、厦门日报等主流媒体到场报道及众多媒体进行转载,形成广泛的社会关注与好评。

学校的轨道交通培训课程入选金砖基地课程汇编,“中马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人才培养”项目入选最新一批的“中国-东盟双百职校强强合作旗舰计划”20个特色合作项目,并协办了2021年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国际论坛暨特色合作项目成果展。

积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充分发挥福建厦门对台交流合作战略支点作用

从2009年5月开始,厦门城院就作为第一批“校校企”闽台高校联合人才培养项目的参与高校,率先与台湾景文科技大学及文典软件信息(厦门)有限公司、台湾立高运通有限公司、台湾北陵旅游总公司和台湾迪铭工贸(厦门)有限公司等4家台资企业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动漫制作技术、旅游管理、物流管理等4个专业共同实施“校校企”联合培养人才项目。

多年来,学校灵活引进台湾优秀人才和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加强两岸教师的互动和学术交流,促进学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学校通过与厦门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合作,构建课证融通和国际化办学“双引擎”的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建设模式,即学历教育深度对接欧盟和中国民航局航空147维修执照标准。经过分析台湾地区航空人才的需求,拟招收台湾地区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学历学生,吸引更多台湾学生在大陆追梦、圆梦,促进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经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正式批准,学校2021年起可面向台湾地区招收专科学生。目前,学校已制定对台招生简章,计划2022年面向台湾地区招收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的高职生。

与此同时,厦门城院积极推动国务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福建省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基地”创建工作,深化厦门与台湾合作,服务海峡两岸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参与厦门市落实《教育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厦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两岸融合的意见》方案的制定,助力两岸融合发展。

注:教育部高校产学研基金(2020ITA03003)

和福建省教育厅信息化项目(JAT191928)资助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