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关于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两岸融合的意见》出台
(本报讯)12月17日,厦门市教育局召开媒体见面会,就厦门市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两岸融合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起草过程和主要内容进行介绍。
今年3月,厦门市被教育部列为全国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试点城市。为了顺利完成教育部赋予的职业教育改革“先行先试”任务,经过充分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两岸融合的意见》正式印发。
《意见》涵盖了7个大的方面,总计28条。具体为:(一)职业教育资源优化方面。秉持做强做优的原则,扩大职业教育学位供给,新建和扩建一批中职学校。大力推动海洋职业大学筹建工作,支持厦门技师学院按程序纳入高等学校序列。(二)深化产教融合方面。提升企业参与举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遴选建设一批与产教融合息息相关的标志性项目,加大补助力度,给予专项配套经费支持。(三)人才质量提升方面。强化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和办学实践的结合,对人才培养相关指标进行综合考量,对有提升、有进步的院校加大奖励力度。(四)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深入推进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鼓励台湾职教专才、名师工匠来厦门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共建两岸师资培训基地。(五)技能培训方面。落实职业院校“育训并举”的法定职责,鼓励职业院校参与举办社会培训。继续加大对“1+X”证书制度试点职业院校的补助工作。(六)开放办学方面。推动厦台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利用资源优势,以情促融,助力两岸融合发展。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化,扩大境外办学和留学生招生规模。(七)措施保障方面。加强党对职业教育的全面领导,建立稳定的经费投入机制,确保落实教育费附加不低于30%用于发展职业教育等。
《意见》围绕“高质量发展”和“助力两岸融合”两个重要维度,从资源建设、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师资队伍、技能培训、文化交流等方面,强弱项、补短板,立足干货,探索具有闽台特色的“厦门职教”范式。主要特色为两个“强化”,两个“深化”:
一是强化资源支撑。从扩大中职学位供给、提升高职和应用型本科办学水平、提升民办职业教育质量、优化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等方面做文章,加大对省级双高校的支持力度。例如,对入选省级“双高计划”的市属职业院校和专业群,建设期内按照不低于省里经费下拨标准的1.2倍予以支持。
二是强化贯通培养。《意见》提出,要推动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结对融合发展,遴选一批优质中职学校联合高职院校合作举办五年制高职教育。争取一批“3+2”专本贯通专业列入省级试点。实施普职融通,探索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课程互选、教师互派、学分互认、学籍互转。从今年起,逐年扩大试点规模。
三是深化产教融合。大力支持社会资本举办职业教育,探索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以项目为支撑,实现产教深度融合,校企深度合作,促进产业链与教育链的有效衔接。强化对产教融合的理论研究,着力解决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中的痛点、难点和堵点问题。在新增的支持经费中,重点面向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产教融合园区及产业学院建设。
四是深化两岸融合。鼓励和支持台资企业在厦兴办职业教育,共建两岸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共建技能培训机构。鼓励台湾职教专才和大师工匠来厦门进行教学科研工作。围绕以情促融,聚焦两岸文化交流,打造一批两岸职业教育交流品牌,携手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提升厦门职业教育的对外影响力。
(李珊)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