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职业教育为技能强省战略赋能提质
湖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陶宏和湖北省人社厅副厅长曾向阳分别介绍了湖北省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的发展成就与发展经验。
陶宏首先介绍了湖北省职业学校的规模现状、体系建设、职教平台建设、协同育人模式和就业促进情况。湖北省目前有61所高职高专院校,在校学生67.67万人,中等职业学校有350所,在校生51.19万人。近年来,湖北省逐步建立完善了高职单招、中专升本、五年专、高职和应用本科“3+2”的培养制度,实现了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互认、互通,推动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融通。目前,湖北省中职学校共建成国家示范学校33所、国家级重点优质学校105所,全省共有十五个职业教育集团正开展“1+X”认证制度的试点。仅2020年,湖北省就有十二万名学生参加“1+X”证书的培训。据统计,湖北省职业院校每年为社会培养四十多万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2020年,在国务院疫情防控研究组的指导下,教育部会同湖北省政府联合试点职业教育赋能提质专项行动,以实施“1+X”证书制度为抓手,鼓励在校生和未就业大学生、农民工、失业人员等就业重点群体,通过培训获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提供保障。前期,通过对培训需求和职业院校承训能力的全面调查摸底,预计全省有培训需求的在校学生、有培训需求的未就业大学生、农民工、城镇登记失业人员、退役军人、企事业单位在职职工等群体约有100万人。经过申报,2020年,全省220所院校(中职、高职、本科院校、技工学校)承担“1+X”证书培训任务,73家职业培训评价组织参与培训及证书考核。
随后,陶宏介绍了湖北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思路。
首先,不断完善现代职教体系。一是统筹整合省内公办职业教育资源,推动市州、县市区的学校进行重构,推动学校办学条件全面达标。二是稳步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以独立学院转型为契机,将整合3所以上的职业院校为职业技术大学。三是发展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教育,鼓励高水平的工科院校开展专业的学生培养,强化应用导向,服务战略新兴产业或支柱产业,实现中职到高职、到应用型本科、到专业型研究生与普通教育系列相并行。
其次,优化职业教育的布局,健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发展机制,建设一批产教融合型的城市和企业,积极推进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现代学徒制等培养模式改革。同时开展精准培训,推动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实施职业教育提质培优专项行动计划,每年培训一百万人次以上,推进“1 +X”证书制度,助力乡村振兴。
最后,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提高办学效率。未来,湖北省将重点建设20所左右的高水平职业院校,30所左右的优质中职学校。
曾向阳从办学宗旨、政策举措、师资建设、产教融合、以赛促学、服务经济、保障机制等七个方面介绍了湖北省技工教育的发展。
湖北省共有技工教育学校88所,在校生九万多,年均就业率95%以上,培育了武汉铁路技师学院、武汉技师学院、襄阳技师学院等一批有特色、有市场的技工学校。
湖北历来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工作。2017年3月,湖北省人民政府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签署《共同推进湖北技能强省战略工程备忘录》。在湖北省委、省政府和人社部的高度重视下,先后印发《关于实施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建设技能强省的若干意见》、《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加大改革力度,破除瓶颈短板,基本形成全省技能人才政策体系,从双平台打造、教师队伍建设、技能人才培养等方面为技工院校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从2017年起,湖北省每年统筹安排1亿元资金,为技能强省战略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职业教育研究院 李慧未经许可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