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院校风采 >> 正文

大海在召唤

作者:Shixisheng    [发表时间]:2020-11-24

大海在召唤

——“一带一路”国际帆船赛中国北海站J80级别收帆

刚刚落帆的“一带一路”国际帆船赛中国北海站J80级别赛事无疑是今年国内最具挑战性的帆船赛。经过三天激烈竞争,青岛和气人家帆船队排名赛事总积分榜首位,获得冠军,厦门城市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厦门城院”)正新轮胎帆船队以一分惜败屈居亚军,厦门海洋学院帆船队(以下简称“厦门海洋”)夺得第三名。

为什么这项赛事能吸引高级别的国内外帆船好手竞相参与?为什么厦门一地就有两支代表队杀入前三甲而且都是来自职业院校的帆船队?本文带你一探究竟。

首个以“一带一路”命名的国际帆船赛事

北海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去年底到今年初,由中国帆船帆板运动协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广西北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帆船赛在中国、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4个国家成功举办,这是首个以“一带一路”命名的国际帆船赛事。今年因国际环境受限,只举办了2020“一带一路”国际帆船赛(中国北海站)赛事。本届比赛以“传承‘一带一路’使命,谱写海上丝路华章”为主题,首次将北海银滩和涠洲岛联结在同一赛事中,分别以帆船、帆板、风筝板等多种竞赛形式进行场地赛、绕岛赛和长航拉力赛,彰显水上运动跨海赛事魅力,全景展示了北海得天独厚的海洋运动资源。其中J80级别的帆船赛包括五轮场地赛、两轮长航赛和一轮绕岛赛。

勇敢者的挑战

参赛队伍高水平受疫情影响,今年帆船赛事骤减。各个强队都厉兵秣马期待有机会能一决高下。J80级别赛事共有来自中国、美国、日本、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16支高水平帆船赛队竞逐北海,其中不乏国手和冠军队。来自美国的Team Sailingln队,舵手Jim Johnstone是前世锦赛激光级别冠军,多次带队在有影响力的国内外帆船比赛中夺冠;北海号老男孩梦之队的队员包括亚运会帆船冠军沈圣、前国家队帆船教练张永东;亚瑟体育队的灵魂人物刘明是帆船世界冠军;台湾帆人队夺得过两届全运会冠军;香港南晟队全部由专业的帆船退役运动员组成……

规则设置更严格此前的比赛中一般都有每五轮场地赛可以去掉成绩最差的一轮成绩不计入总分的规定。此次比赛改为每轮次成绩都将计入总分,这就意味着各个队每分必争,要将失误降低到最低。

航线超长比赛设置了两轮长航赛,第一天从北海银滩至涠洲岛,直线距离31海里,由于全段是顺风,参赛船队不得不采取“之”字形路线迂回航行。第二天再从涠洲岛返回北海银滩。加上场地赛、绕岛赛等赛程,运动员们每天至少需要在海上连续航行7个多小时才能最终完成当天的全部比赛。从早餐后到上岸长达十个小时时间里,因为比赛太激烈,分秒必争,竟然连派人下到船舱里取食物的几十秒时间都腾不出来,厦门城院正新帆船队的队员们除了几口水什么都没吃。

天气恶劣比赛期间,受台风环高的外围影响,比赛海域风力明显加大,平均风力为22节,最大风力达到了26节。受此影响,北海至涠洲岛航线连续停航两天。这种天气里航行在海上,一个大浪兜头打过来队员们就从里到外都湿透了。

伤痕是最美的奖牌

在大风大浪、低温条件下的长距离航行、激烈的对抗给运动员完成比赛带来了巨大困难。在参赛选手微信朋友圈里,晒得最多的不是成绩、美景,而是各种触目惊心的伤痕。有的屁股磨破了,有的大腿上有大片淤紫仿佛被重重碾压过,这些伤痕再被海水一泡,那酸爽真是一言难尽。

厦门城院正新帆船队教练张文培已经不记得上一次在比赛中受伤是什么时候了。他15岁就进入福建省帆船队,2005年和四个队友首次代表中国队参加世界帆船顶级赛事之一的第32届世界“美洲杯”帆船赛,可谓是身经百战了。没料到这次比赛让他多处挂彩。

比赛结束五天后,张文培的胸口还在隐隐作痛,这是这位身高1.88米、体重112公斤的壮汉长时间用全身重量去压舷时被3公分粗的护栏钢索勒出的后遗症。比赛第一天,他连续拉着绳索操控球帆达五个多小时,尽管戴着专业手套,手还是被球帆绳勒破了。“当时只想着怎么让船跑快一点,根本没发现。晚上回到驻地才觉得痛。”

当张文培拖着一个28吋的大旅行箱出发时,把大家吓了一跳:男生出门哪那么麻烦。打开一看,满满当当塞的全是备用的球帆、摇把、卡扣、滑轮等配件。这些秘密武器帮助他们应对了不少突发状况。然而,这次北海站的比赛困难程度还是超出他的意外。此前,比赛中鲜少使用J80型号帆船在近离岸跑这么远的距离。因为J80虽然船速快、操作灵活,但是船身相对较小只有8米长,有的队员还不太适应。在头两轮的场地赛中只获得了第八和第五,比分一下子被拉开了。幸好他们及时调整心态和战术,稳扎稳打,在随后的六轮比赛中始终稳居前三名。最可惜的是决定胜负的最后一轮场地赛,厦门城院队和青岛和气人家队几乎是同时冲线,最终裁判判定青岛队胜出。

厦门海洋队在五轮场地赛中拿了四个第一,让人印象深刻。教练陈和池在总结比赛时说,船队善于利用风摆,所以在场地赛中发挥较好。可惜在长航赛时因为航线计划失误较多,浪费了时间,此外团队缺乏长航经验,该项拉分较多。

厦门高校:帆船运动国内领先

厦门市是我国著名的滨海风景旅游城市,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是全国大帆船运动发展最早的城市。随着海上休闲运动的兴起,厦门帆船赛事不断拓展,帆船运动不断蓬勃发展,从小部分专业运动爱好者逐渐走入大众视野。2010年1月,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厦门城院、厦门海洋等八所厦门高校同时成立了帆船队,一时间帆船运动在各高校间开展得风生水起。同年,厦门举办了全国首项在大学生中开展的帆船赛,2011年,厦门市政府、金门县政府联合主办了首届海峡两岸高校帆船赛,共有包括厦门大学、厦门城院和金门大学、台北海洋科技学院、澎湖科技大学等在内的两岸15所高校的19支帆船队,约160名选手参赛,是当时大陆规模最大的高校帆船赛。各校的帆船品牌文化也各具特色:厦门大学成为国内第一家开设帆船课的高校,厦门城院正新帆船队成为大陆首支台企与高校合作的帆船队,厦门海洋在五缘湾设立了厦门首个大学生帆船运动基地。这几支队伍还经常出现在国内外各种帆船赛事上并摘金夺银。

帆船是一项运动,它磨练人的意志、强健人的体魄。参赛队员、厦门城院通信18a班的覃春榜同学告诉笔者:“在长航赛中遭遇巨浪覆船、连续颠簸、衣服湿透又冷又饿,除了咬牙坚持别无选择,给了我这样没有经验的年轻选手难忘的回忆。”

帆船是一种精神,它需要开放、协同和拼搏。参赛队员、厦门城院王财进老师从小在海边长大,看见大海格外亲近。“每次比赛你都无法预计会遇到什么困难,有时是恶劣的天气,有时是陌生的场地,有时是船只的故障,有时是队友的配合……当你一次次克服这些困难抵达终点的时候,一切都有了意义。”

每一次比赛,都有痛并快乐着的收获。而每一次收帆,都是为了下一次的远行。

因为,大海在召唤。

(注:压舷,帆船运动技术术语。帆船驶航时,为了充分利用帆面积和强风取得更大的帆动力,一方面使帆船按预定方向行驶,同时又要保持帆船的平稳航行,减少横倾,这时可把船员分布到上风舷一侧,称为压舷。)

文字:李珊 图片:三匹狼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