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院校风采 >> 正文

厦门城院:岗位找学生,就业工作精准发力

作者:    [发表时间]:2021-11-10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科学谋划、创新举措、精准施策,力争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

简化就业手续,开展线上服务

延期开学不停学,就业服务不断线,学校在第一时间出台了《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关于调整近期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通知》,提出疫情期间,学校持续为用人单位提供线上宣讲会和招聘信息精准推送服务,学生可以通过学校智慧就业平台线上求职;学校鼓励同学们通过线上查询和办理相关就业手续,并在开学后提供就业手续邮寄办理业务;就业指导中心还组建了QQ群供毕业生交流和咨询求职问题。

启动问卷调查,研判疫情影响

为掌握疫情条件下的就业形势、就业机会、就业进度、求职心态、生源地对就业过程的影响、招聘求职渠道、毕业生对毕业实践远程指导的需求等第一手资料,学校开展问卷调查,共收到毕业生填答有效问卷1913份,回收率91.01%。根据问卷分析,疫情爆发后,该校2020届全体毕业生中,对当前就业形势感到不太乐观的占比较高,为36.58%;认为和之前持平的占比为32.65%。暂未就业毕业生中,毕业后准备在国内工作的占比较高,为49.58%,其次为准备在国内升学,占比为33.98%。问卷发现,本次疫情对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的规模产生一定影响,有31.71%的用人单位反馈,疫情爆发后,招聘规模有所减少;有60.53%的用人单位反馈,疫情爆发后,招聘周期比原计划延迟;疫情爆发后用人单位招聘的主要渠道为招聘网站,占比80.56%。

数据找学生,精准推送提高岗位匹配度

在厦门城市职业学院,以“一网一微”(厦门城市职业学院智慧就业中心网站、厦门城院就业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号”)为重点,微哨APP、学生就业信息自助查阅室、就业信息互动交流QQ群为拓展的“五位一体”全方位、立体化、精准化宣传服务体系正在服务于每一位城院毕业生。在疫情期间,学校持续为用人单位提供线上宣讲会和招聘信息精准推送服务,学生可以通过学校智慧就业平台线上求职。通过微信服务号,为毕业生推送“教育部24365校园联合招聘服务”、“福建省毕业生云面试”、“厦门求职登记平台”等各部门各地市线上云招聘活动。

以往,毕业生要在成千上万条信息中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耗时又耗力。就业中心老师充分运用大数据,根据企业岗位设置对求职学生专业、生源地信息的需求,分门别类梳理后,再通过微信服务号后台与注册的毕业生信息进行匹配,有针对性的精准推送了各类招聘信息近万条次,让就业岗位来找学生,双方都少走了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弯路。

3-4月学校就业中心分别在厦门人才网、福建省毕业生就业公共平台、智联招聘举办三场校园专场云招聘活动。电子系、旅游系依托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组织专场线上招聘会。四三九九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市商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348家企业带来了1119个招聘职位,5595个就业岗位。

延期开学不停学就业服务不断线

疫情以来,全校上下在第一时间转变工作方式,大力拓展线上指导,启动线上咨询服务与线上教学。学校为所有在校生和2015届(2012级)以来的校友开通了就业教育和职业测评的平台,可在线观看学习生涯规划、求职指导、行业解读的视频,免费获得生涯成长、职业能力、职业兴趣、职业信念、职业性格、求职健康、职业志愿等7个方面15套专业问卷测评和结果分析,帮助同学们不断积蓄求职创业的能量,提升求职创业的技能;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研室也开放了生涯咨询师预约一对一咨询服务。

3月初,就业中心引进开通“达职自助式求职能力强化提升信息系统”,帮助毕业生同学提升个人职业化认知水平与行为习惯,克服求职障碍,提高求职择业能力。3月中旬,为在校生开通了“锦成生涯GPS”小程序账号服务。

动员全校教职工,开展一对一帮扶

该校发动全体教职工,开展面向建档立卡特困生和湖北籍毕业生的一对一帮扶,对有就业意愿且尚未落实就业岗位的毕业生,设立帮扶台账,为其提供3个以上的工作岗位信息,并优先向用人单位推荐,力争完成对102名建档立卡毕业生和12名湖北籍毕业生100%就业帮扶100%就业。

图片:厦门城院职业发展教育平台界面

作者: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周宇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