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职见 >> 正文

盘点是一种态度

作者:方言    [发表时间]:2025-01-15

 

新年伊始,正是各行各业做去年全年工作总结以图今年发力的时节。

笔者也见到了很多部门、很多种版本的年终工作总结,当然,特别关注关于职教的盘点。其中,有一份年度报告给笔者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

这就是《中国教育报》2024年12月31日在《职教周刊》专栏刊发的《2024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报告》,报告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研究所署名发表。

之所以印象比较深刻,可能是因为,这份5400多字的报告虽然字数不多,但结构清晰,思路明了,要点不繁,是一份便于在较短时间内通读完毕,又给人留下比较清晰线索的年终盘点。

报告分“现状与成绩”“挑战与成因”“对策与建议”三个部分,典型的“现状—问题—解决”三段论。重要问题描述提纲挈领、要言不烦,复杂原因梳理得干净利落、简明扼要。

正因为其要言不烦、点到为止,所以反而把思路和态度展示得更明确更到位,可作为年终工作盘点的典范。因为,这既有利于对全年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把握,又方便对具体问题和困难做出更好的应对,尤其是对新一年工作的着力之处和思路规划,具有很有益的导引和辅助作用。

在“现状与成绩”部分,《报告》列举了2024年职业教育六项主要成绩:(一)推进职普融通塑造新形态,职业教育体系横向融通稳步拓展;(二)深化产教融合取得新进展,职业教育战线紧紧围绕“一体两翼”建设,深入推进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模式试点;(三)增强办学能力呈现新成效,各地各校以“五金”(金专业、金课程、金教材、金教师、金基地)建设为抓手,聚焦核心办学能力,直指内涵建设,专业调整、课程改革、教师素质、教材开发、实践实训等教学关键要素改革稳步推进;(四)数字化转型发挥新效能,职业教育数字化更进一步向纵深发展;(五)国际交流合作绽放新活力,职业教育“走出去”“引进来”的国际化战略获得显著成效;(六)职教满意度呈现持续攀升态势。

这一梳理,全面、准确、到位,凸显重点。

努力不懈,必有回响。可以说,这是职教人在年复一年的辛勤耕耘后,值得庆祝和点赞的成绩。

第二部分的“挑战与成因”,只有短短的741个字,在整个报告中所占的分量比例是最小的。但“挑战”说明了问题所在,“成因”道出了深层次甚至结构性的根源,自然也就透露出职教界一直以来的努力、再努力的方向、需要继续努力突破的重点。

这四个方面的挑战与成因分别是:(一)深化职普融通还需进一步发力;(二)职业本科教育教学亟须规范指导;(三)多元主体合作办学有效机制仍待进一步优化;(四)职业教育数字化系统性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还需”“亟须”“仍待”“有待”,尤其是“进一步”这三个字,字斟句酌之中又言简意赅地传达出丰富而有深度的信息——这些挑战如此熟悉,其实正是经年来经常困扰、阻挠职业教育发展的挑战。对这些挑战的成因分析,简要到位。其实分析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必须破解。

的的确确,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当中,我们所取得的重大成绩,很多时候就是面对问题时的突破,但同时,那些限制了职业教育进一步高效发展的问题始终存在,基本没变,陈陈相因,甚至积重难返。

问题重复、成因复杂,因此,职教内外上上下下的确要高度重视,以求突破。

也因为有了对工作成绩的梳理,对挑战成因的分析,就让第三部分“对策与建议”的得出,显得自然而然、顺理成章——

(一)坚持德技并修育人导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二)优化融通贯通体制机制,打通横向纵向堵点卡点;(三)强化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激发多元主体办学活力;(四)打造职业教育标准体系,以标准规范办学提升质量;(五)推动产教数字资源融合,满足师生专业发展需求;(六)系统布局职教“走出去”战略,有序推进国际交流合作。

这六方面的对策和建议,无疑是准确的,看上去却仍然如此熟悉。换言之,这其实反映出“挑战与成因”环节同样的情况——同样是因为长期问题的存在,所以在处理这些长期问题的过程当中,能得出的结论和给出的建议对策,往往也是年年岁岁相似。

这说明了职业教育发展改革任务的长期性,面对问题困难的长期性,也就要求职教人要以一种长期的努力、长期的坚持、长期的奋斗去取得成绩,同时仍然得以勇气和韧劲去面对长期的问题,而不能因点滴的成绩而自我标榜,只能以努力、坚持、奋进来赢得转变。

从这些意义上来看,年终盘点实际上就是一种工作态度、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和工作韧性的展示。

有一句流行于网络的话,“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用它来概括职业教育和职教人的努力,似乎依然贴切。

那么,当职教人盘点自己过去一年的工作成绩,面对工作压力的时候,如果仍然能拥有一颗积极、进取的心,保有一股奋力向前的力,那这年终盘点总结就有了价值。

        这也正是我们所说的,“盘点是一种态度”,是那种教育者尤其是职业教育者不得不甚至必须清醒面对和接受反复重击之后仍然愿意坚持努力的一股精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