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的《职见》栏目当中,笔者表达了对中职学校发展的意见,那就是:在为中职学校提供向上贯通发展、向下扎根发展、左右融通发展这三个发展空间之外,还需要给中职发展一点时间作为支撑,等待中职按照教育规律发展,实现空间和时间相结合的正常的、健康的成长成熟。
笔者的考量是,我们不要把解决中职教育的发展问题、突破难题,寄希望于一蹴而就、一刀切的短平快,而要着眼于百年树人的时间规律。希望以此消减存在于教育、行政等社会各方面的焦虑。
其实,这种焦虑不只限于中职教育,而是早已溢出于职业教育甚至教育领域之外,成为普遍的社会焦虑。
顺着这个话头,笔者更想说一句的是:不只是中职教育,整个职业教育其实也需要一个时间,需要一个相对从容、冷静、清醒、客观的时间和空间,去做更扎实的发展,或者说赢得更加厚实的发展机会。
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里,职业教育和职业教育领域的人们似乎都给人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甚至有一些时不我与的紧张感。
这种感觉可能并不准确,可能也和那种擦枪走火式的误读一样,是一种局外人的担心和旁观者的着急。但这种感觉总是有些挥之不去,不吐不快。
时常,职业院校的很多老师甚至领导,往往会说到自己的各种忙碌,甚至于忙乱,以至于忙累。可以想象,这些“忙”,这种种样样的“忙”,都来自于种种样样的任务。是什么样的任务呢?听他们历数自己必须发表的论文,应该提交的成果,需要上报的案例,还有申报的文书,汇总的表格。当然,还有需要自己参与的评审,或是别人来评审自己,或是自己去评审别人;或是自己赶去考察别人,或是自己迎来别人的考察。
很多院校往往会感慨自己真是太忙,时间紧张不够用。有的时候,一项工作一个措施才刚刚开始两三年,甚至于更短时间,就有一些部门、一些甚至与教育教学没有直接关联的机构、企业(有时候也有一些院校自己)就开始提炼、提交相应的教育教学教改的成果成绩、成功案例,用于各种汇编、展示、交流,甚至于排行。
但是我们不是常说“教育是一门时间酿造的艺术,是百年树人的事业”吗?
教育教学教改的成绩,没有一定时间的实施、对比、验证、优化,哪里有总结的基础,又如何能够去做交流和展示呢?如果为了展示交流去做提高,甚至于拔高,做人为的装裱和涂抹,那恰恰是教育千方百计要避免、要剔除的浮华和虚荣的东西。
有的时候,我们可以从一件成功案例中感受到教育的美,感受到教育者的用心和受教育者的呼应,那其实是感受时间在教育过程中自然又奇妙的生成。
而有时候,当我们突然之间手捧一摞表格,一番翻阅下来之后,十几种、几十种甚至几百种名目标题的成绩成果,摆放在大家的面前,你甚至于都不能够弄明白各个成果之间的区别和指向。
作为教育者,如何去体会这些成果当中有的真实,有的宝贵,而有的是疲于奔波的声嘶力竭,有的则是心神俱疲的草草应付呢?作为教育者,面对这些同行辛劳付出、貌似硕果累累的收获背后可能存在的落差时,又会是怎样的心情和心态呢?
其实,教育教学教改的成果成绩,是在教育的过程之中,在施教者和受教者的动态呼应里。教育的创造和创新,除了教育双方的主动参与,还有教育双方都不得不承受的被动等待。
那就是需要时间。
教育教学的成功,可以体现在表格和展示里,却不能够反过来被表格和展示束缚住、牵扯住。也就是说,我们良好的用意和用心,不应该渐渐地被用偏用远用过头。
一旦出现对所谓成绩成果、排行排名的计较和复制,就会陷入复杂的利益诉求和框架,更会在院校和教师中形成无谓的竞争压力和成绩焦虑,把院校发展和教育风气引向歧途。
当出现这种苗头的时候,我们应该从方方面面、从源头警觉过来,为教育者也为教育卸下一些负担,让他们把更多的时间用到教育所需要付出的那些事情上去。
所以,有时候,职教界的很多大家、很多人也在呼吁:把时间还给教学,把时间还给院校的一线教师,把时间还给教育真正发生发展的地方。
换言之,我们应该给职业教育一些时间。
我们应该给职业教育规律发生作用的时间,我们应该等待职业教育发生、成长、成熟的结果。
所以,不只是某些中等职业学校需要发展的时间,整个中等职业教育都需要一个发展时间,以适应巨大的变化,在市场中认清自己的位置,调整自己的定位,协调自己的发展方向。
我们也需要给高等职业教育这样的时间,以适应不同层次高职教育所面对的来自不同层次、不同区域、不同行业领域、不同技术技能发展所提出的新趋势新要求。
我们需要给本科阶段职业教育时间。近几年刚刚起步的本科职业教育,正在摸索自己突破职业教育天花板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空间后的具体使命——要做什么?要避免什么?要努力什么?要补充什么?要补足什么?要衔接什么?要提供什么?要面向行业企业做哪些与之前不同的努力?要为本科职教学生提供怎样的专业发展能力和课程设计?这都需要时间去打磨。
而作为本科职业教育,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带领整个职业教育实现整体提升,引领整体突破,又与之前的地方本科院校相互触动、相互推动,形成应用型本科的真实发展,并最终能在专业研究生阶段满足中国社会经济的现实需要?
这些都需要时间。
当然,这里说的需要时间,不是说我们可以忍受十几年、几十年的等待。而是需要在符合教育规律的空间和时间中,寻找探索尽量合理的时间效率,从而达到教育能力与社会需求的融洽度。
这的确是一个很理想化的表述,却是一个教育理想,必须或者不得不为之奋斗的方向。
其实,这是一个与时间赛跑的问题。
容不得时间的浪费,职业教育要把稍纵即逝的时间,都抓在自己手心里、用在刀刃上,而不是花费在重复而简单的消耗里,浪费在自娱自乐的陶醉和总结里。
把职业教育的时间用于真正的职业教育,把我们的时间用于对职业教育的支持、维护、助力。
当我们说给职业教育一些时间,这就不是单纯的时间问题,而是现实的态度问题、能力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把时间真正还给院校,把时间还给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