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在前几期分别谈到了“做适合的职业教育”“适合的职业教育怎么做”“做激扬沉静的职业教育”,那么,顺着这个逻辑线条下来,似乎应该谈一谈“激扬沉静的职业教育应该怎么做”这个话题了。
而在笔者和职教界、教育界同行聊天长谈的时候,每每谈到职业教育的一些问题和破局的途径时,大家往往激扬文字、顿挫沉重,指点江山之后,总有这么一句话来作为结尾,那就是——知易行难。
天下事,哪件又不是这样的呢?
在谋篇布局、慷慨激昂之后,往往会有一种冷静和反思。对于职业教育而言,同样如此。
那么回到“激扬沉静的职业教育怎么做”这个话题。虽然的确知易行难,但总免不了要为知易行难的事业再费文字口舌,希望多少于事有补。
激扬沉静的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近几十年发展给人的一种强烈的印象,也是反思这种开拓发展之后的一种希望。既然是印象,是期待,是要求,是希望,那么自然希冀职业教育继续持久向好。而如何做好?笔者认为仍然不外乎内外两个方向。
先说对内。
要做激扬沉静的职业教育,无论是对于职业院校还是职教人,其实就是希望保持对于职业教育发展前景饱满的信心,对于职业教育历史成绩的笃定。
激扬沉静的职业教育,是历史和现状中正能量的持续喷发。它代表的是职业教育几十年来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的积极向上的动能和日积月累的成就。
这种状态的持续,对于职业教育而言毫无疑问是极其重要的。几十年来职业教育改革奋进的劲头,开拓前进的勇气,勇敢探索的气魄,都是让人极度赞赏和追慕的。
这里面所蕴含着的不服输不怕苦的意志力,认准目标、勇往直前的决心,服务市场、服务企业、服务学生的价值观,正是职业教育不断蓬勃生长的持续动力所在。
那么,经历过了艰难困苦的岁月,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产业结构的持续调整,职业教育的服务能力、服务眼界也得到了不断的锤炼和提升。与几十年前的职业教育相比较,现在的职教界、现在的职业院校、现在的职业人,可以说已经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那么,对于新一代职业院校和职教人来说,他们已经站在了阶段性的职业教育历史成就的基础之上,站在了前辈职教人所创造的深厚根基之上。如何扎根这个根基?如何利用这个根基?如何发展这个根基?如何继续保持昂扬的、向上的、激扬的姿态?就是新一代职业院校和职教人要追问自己也要积极努力的方向。
虽然,职业教育的发展到了新的阶段,面临着新的历史使命、新的历史要求、新的历史责任,这些都需要职业教育去探索新的发展途径和发展方式,但有一点是职业教育要始终保持的,那就是——尊重教育的基本规律,尊重职业教育立德树人的基本教学规律,始终服务于企业、社会发展的实际所需,始终与第一线的职业需求紧密相连,始终与学生个人发展的需求息息相关。
那么,职业教育要做到激扬沉静,做到自己的发展有底气、有信心、可持续,就需要坚持自己基本的教育规律,坚持自己基本的价值观,坚持自己办学创业的劲头和定力,去争取最大范围的支持支撑和各方面的教育资源、政策资源和社会资源。
因此,在新的历史阶段,从党中央、国务院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行业企业都期待着职业教育在内涵发展、提质增优方面继续有所开拓,有所成就,以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产业需求和人才需求。
因此,无论是哪个层级的职教人,无论是哪一个层次、哪一个行业的职业院校,都要用一种清醒的态度看自己、看行业、看社会、看产业、看自己的老师和学生,把发展放在第一位,把优化发展置于战略的中心,尽量抛除杂念、排除干扰,做职业教育该做的本行,并坚持把这个本行做好、做细、做深。
再说对外。
教育,从来不是教育界自己的事,不是学校自己的事,更不是校长教师自己的事。
教育,包括职业教育在内,都是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办学、教书育人。而教书育人的事业不是校园教室就可以单独圈定并保障支撑的。多年的实践无一不在证明:社会的关注、社会的支持、社会资源的引入,国家政策的支撑,始终是职业教育得以稳定成长、蓬勃发展的最根本的力量,也是未来职业教育能够得以健康全面发展的根本保障。
在激扬沉静的职业教育所取得的成绩中,我们无处不看到这样的根本力量、根本的保障。职业教育激扬沉静的发展,得益于这样的政策、这样的支持、这样的资源。激扬沉静的职业教育能有这样的成绩、有这样的信心、有这样的定力,就与社会各界的理解关注支撑密不可分。
那么,在接下来的关键时期里,方方面面的国家资源、社会资源,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应该更加理解职业教育所处关键期中已然面临的艰巨和必须具备的坚韧。
那么,无论是立法者、政策制定者、资源掌握者,还是合作者、协助者、受教者,应该有一个荣辱与共的基本认识,有一种同舟共济的负责态度——以积极的、负责任的姿态去为职业教育和职业院校、职业人做力所能及的更是职责所系的实在而真诚的帮助和支持。
我们希望,作为职教界外的人们不要置身事外,但是又不要时时处处喧宾夺主地指点江山,不要频繁地指导职业教育、命令职业教育、评价职业教育、督导职业教育,甚至于指责职业教育、从职业教育渔利。
在走近职业教育的时候,在与职业教育合作的时候,在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时候,希望我们也都能以激扬沉静的心态,充分与院校沟通,了解院校的难处,了解院校的困境,了解院校的真实需求,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不推诿、不互相踢皮球,要勇于担责,主动为职业教育谋划发展、筹措资源、开创可能性。
当我们能设身处地为职业教育着想,为职业院校着想,为职教人着想的时候,所谓的类型、所谓的层次、所谓的界别、所谓的高下……这些平时看来特别明显的差别、巨大的困难,其实就有了一种感同身受的认知,也就有了可以去身体力行的自觉和责任感。
其实,这就需要外界为职业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职教生态——有更多人来关心帮助职业教育,而不是拔苗助长式地施肥催长,也不是唯利是图地轮番炒作,更不是见缝插针地钻营挤压。
那么,只要我们以负责任的态度看待教育,以负责任的态度期待职业教育,以尊重教育规律的方式办教育,职业教育和教育的整体生态又怎么会不好呢?
理解,信任,冷静,支撑。
毫无疑问,这是职业教育对于社会、对于上上下下各种资源最朴实最直接的期待。其实,也是职业教育界对于自己的期待。
做好这几点,也许我们就能够最终做好激扬沉静的职业教育。
作者: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