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笔者前前后后曾经为涉及到高职院校的排行榜写过三四篇评论,没想到这里又得再多一篇,实在很无奈。本不愿意让排行榜这个话题多次、再次地占用大家宝贵的时间和关注,分散大家的精力,但是,不说又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在前几次关于排行榜的评论当中,笔者反复表达过以下几条意见:
第一,职业教育的类型特性,不宜进行全国统一的按序排名。因为职业院校相对特殊,具有服务于区域、行业、产业、企业的直接性,使得各校在办学定位、能力定位、综合实力方面有其特定的历史性、现实性、专业性的差别和差距。因此不适合进行全国一刀切式地以单一标准进行审视和比较排序。
第二,职业院校的专业性较强,如需为各地考生提供择校参考和帮助,应在同类专业的院校间进行介绍、分析,甚至评比,在逻辑上还尚属可行。而把不同专业领域的院校进行对比,比如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进行对比并统一排序,这就毫无可比性,更缺乏基本的逻辑基础、判断基础,这样的排行榜如何可行可信?
第三,对于同一省内的职业院校进行比较排序,其可行性在于可以着眼于为省级教育行政、财政等部门提供第三方服务,帮助各主管部门落实其职教统筹发展责任,制定职教发展规划,实现县域、市域和省域职教的均衡发展、合理布局,为主管部门提供参考。换言之,这类排行榜是对内参考,是帮助性、提醒性的,而不是判断性的,更不是面对社会公众发布起引导和判断作用的。
第四,排行榜尤其面对高职院校的排行榜,其作用更应该在于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参照系统,应该将先进校、优质校的经验在同类院校、同省院校中进行跨校交流推广,以优补弱、以强带弱,这是进行教育研究的学者和机构的根本责任。
第五,教育是一件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投入扶持的事业,职业教育更是急需各方大力理解、鼎力支持的。职业教育长年受到社会上某些人的偏见和误解,但它与社会经济发展甚至教育本身的发展又密切相关,是急需扶持补齐、强化优化的教育类型。各类教育研究力量,包括致力于排行榜研究的各种力量,应该将职业教育作为他们帮助、扶持、引导、推动的对象,而不是忽视职业教育的现状和急迫需求,置身事外地评头论足,以不科学的排名造成职业院校的无所适从、盲目内卷,造成社会大众对职业教育的“雾里看花”。
因此,笔者一直认为:职业教育不适合全国一刀切式的排名排序。如果要排名排序,也得立足于推动职业教育的协调均衡发展,有助于职业院校的经验交流,以强带弱、以先进校提携帮助后进校发展为目标成果。因为职业教育的口碑、声望和地位不取决于排名靠前的那几十上百所优质校,而是取决于绝大多数的普通职业院校,甚至于那些后发展的职业院校的地位、口碑和形象。如此,才能实现职业院校的共同发展、均衡发展。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关于职业教育的排行榜仍然层出不穷。每每在发布后,引来职教界的一些骚动,引发一些争议,最后被新的排行榜湮没。但是,就是这样一些已经让看榜人很糊涂很茫然的排行榜,却仍然在不断地精打细算得系列化、复杂化。这就更加让大家糊涂了。
比如,近期刚刚推出的某排行榜发布了一系列分榜单。单从榜单的数量、分榜的细化、涉及院校的数量之多,可以说,榜单的编制者真的是在精耕细作高职高专排行榜这项事业。
但细看这个排行榜,真是让人一头雾水。
第一,据《202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数据,2021年中国的高职高专院校应是1486所,而这个榜单只发布了1300余所高职高专院校。那么,还有180余所院校,到哪里去了?是榜单编制者人手不够吗?这让人糊涂。
第二,这么多细化的榜单,这么多的排名,不知道有多少院校甚至院校的领导们老师们会有耐心一一去看去研究,看完之后能够记得住、有印象?这么多榜单上的这么多数字、这么多等级、这么多细化的分类,满眼的百分比,满眼的ABCDE,满眼的小数点后三位,除了让人头晕眼花、心浮气躁之外,还能给人留下更多什么样的印象吗?
第三,“升本率”这个术语引入榜单,虽然吸引了眼球,但是也让人更糊涂了。升学,一直作为就业统计的一项,这是惯例,合理也可以理解。但职业教育立足于服务产业,立足于就业导向,这是职业教育的根本特质,也是发展的方向。虽然“升本”是可以理解为个人能力自然提升的要求,但将“升本率”作为整个职业院校考评比较的一项指标,甚至单列出一个榜单,其在院校内的影响,对职业教育的冲击和引导,不免让人担忧。
第四,让人觉得糊涂也有趣的是,这个榜单在教育部的19个专业大类之外,又总结归纳出两个类别——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因此,它把总的专业大类分成21种:在“19个专业大类第一”之外,还多了“自然科学排名第一”“社会科学排名第一”。请问,自然科学的职业院校和社会科学的职业院校,该怎么理解怎么定义呢?
第五,榜单编制者在发布了1000所高职高专院校的综合实力榜之后,对于其后的300多所院校,榜单编制者声明:“排名不分先后”。在精细化排名1000所院校后,突然开始不分先后了。这是为什么?这也让人糊涂。
一个排行榜、一组系列的榜单,看得人眼花缭乱,心生迷糊。于是,一个疑问也就自然而然又无奈地冒出来:这样一个排行榜,到底想让人看清什么,又能让人看清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