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要持续展示亮点
方言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职业教育的口碑和社会形象总有些差强人意,不是那么有吸引力。职业院校也痛感自己常年的坚持努力,为社会和各类企业培养了大量的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了近70%以上的新增从业人员,但并未获得与贡献度相匹配的社会评价,与职业院校理想的定位、应有的地位还有很大的差距。这其中的原因非常复杂,成为长期困扰职教界内外的一种感受。
其实,职业教育的亮点功绩有目共睹。
多年来,职业院校在艰难的情况下,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既培养了行业、企业所需的人才,更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协调稳定发展提供着教育支撑。作为一种类型教育而言,它是自立自强的,也应该是自信的。但在社会大众的印象中,在社会形象的塑造里,职业院校、职业教育是颇为吃亏的。尤其是一些个别人个别事件,给职业院校和职业教育造成了刻板印象,甚至污名化影响。
这种情况下,职业教育必须面对和正视这类现象,同时更要积极主动发声,在不同的传播平台、把握不同的传播机会,为自己发声,扩大职业教育的成就传播,营造职业教育正面积极的形象,培育职业教育更积极更阳光更有前景更有发展的新形象。
这就需要职业院校、职教界能不断为自己持续寻找亮点、持续传播亮点,让社会大众更多看到和感受职业教育的魅力。
职业教育的亮点有哪些呢?
首先,育人有亮点。每年的高考录取季,当各级各类高校的招生录取分数线公布的时候,往往就是高职院校承受社会压力的时刻,因为分数已成为一种衡量标准,让社会大众认为高职的录取分数低,就意味着那是差生的选择和无奈的选择。在这个时候,院校的反应往往分两种,一类是沉默,一类是个别办学有实力有成绩的高职纷纷亮出自己的录取分数——与二本没有大的差距,个别专业甚至超过本科线。
其实,分数的对比,的确让高职没有优势,但其中也暗藏着职业教育的亮点。我们完全可以把招生时的录取分数线,和毕业时的就业率进行对比。这凸显了职业院校在招生入口和就业出口之间的巨大反差,凸显职业教育在教书育人、技术技能培养中的实力——较低的分数,并没有阻挡职业教育把一大批孩子培养成才,成为拥有技术技能、能够自食其力、能够做出应有贡献的光荣的劳动者。
第二,竞赛有亮点。在区域性、全国性、国际性的职业技能大赛中,职业院校的学生们摘金夺银,为祖国为区域为学校赢得荣誉,更为个人赢得了认可,展示着新一代职教学生的成长步伐和未来发展的极大优势。这是职业教育的又一大亮点,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职业院校师生成长的吸引力。
但是,各种类型的大赛并不是年年有天天有,怎样让这种亮点持续性地闪亮?职业院校可以借助自己和当地政府、行业企业的合作关系,以全员参与技能大赛的方式,设计适合当地发展、适合当地企业需要的技能展示活动,用各种展示活动把职业教育赋予孩子实实在在的能力展示给大家,这是职业教育实实在在的亮点。孩子们从弱到强、从疏到精的技能的形成、能力的养成,正是职业教育的金字招牌和最大亮点,应该发掘它用好它。
第三,对比有亮点。普通教育类型中的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都在普遍开展劳动课,对比之下,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劳动技能、职业技能方面具有相当的优势,亮点频出。已经有很多职业院校主动向普通学校输出劳动课——设计劳动课、派出劳动课师资,甚至于派出自己的学生到普通学校作为劳动课的教师或教师助手。在与普通学校学生的交流中,职业院校的孩子也能获得认同,获得自信,这展示着职业教育的对比优势,也是职业教育很大的看点、亮点。
其四,服务有亮点。由于与区域内行业产业紧密联系,职业院校普遍具有很强的服务区域、产业、行业的技能实力。同时,因为扎根区域,对区域文化历史的挖掘、对区域传统工艺和非遗技艺的传承是职业院校的特殊亮点。当区域内传统文化产业面临人才匮乏的时候,往往是职业院校的师生投身其中培育人才、扶持企业、引导行业的时候。这成为职业院校为发展当地文化产业、继承传统技艺、延续文化传统的独特功能,也是各地政府和行业企业越来越重视、越来越关注职业教育的优势,职业院校恰恰能够以自己的服务赢得当地认可。
其五,扶贫有亮点。职业教育有很强大的扶贫功能。很大一批中国家庭的第一代大学生就读于高职院校,并快速就业、快速自立从而帮助家庭脱困,这样的职业教育亮点不断、故事很多。同时,职业院校和合作企业共同发力,帮助贫困地区、贫困家庭脱贫致富,也是有目共睹的,这都是职业教育极大的亮点。
其六,政策有亮点。从中央、国务院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投入力度都明显地逐年增大。政策在调整在优化,法律法规在修订在丰富,行业企业对于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持续提高并长期存在,学生长期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机会多多……可以说,职业教育本身正处于一个刚需市场,处于一个不断上升的阶段,能力越来越强、发展空间越发远大,这是职业教育最亮眼迷人的亮点。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的亮点很多很多,不仅在某一个院校,而是在整个职教界;不仅在某一个区域,而是在全国范围内。职业教育的这些亮点具有共通性,也具有持续性。因此,职教界要做的就是不断寻找这些亮点,讲述这些亮点故事,打造职业教育的亮点形象,纠正外界因为对于职业教育不了解、不理解所造成的误解和误读。
职业教育的亮点是不断涌现,长期存在的。关键在于职教界、职业院校自身要不断地抓住亮点,借助不同机会,在不同的传播平台上大力传播。同时,还需要从国家和政府层面,更有意识地培育传播职业教育亮点的平台,持续不断地、及时实时地塑造职业教育的崭新形象、亮点形象。只有这样,才能够增强职业教育的自信,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增进社会对于职业教育的理解和尊重,才能适应国家、社会对于职业教育的需求要求,引导中国现代职教体系建立的步伐和节奏,推动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更引导和推动广大个人和中国社会向全面发展、高素质发展的方向稳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