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职业教育,什么样?
方言
因为疫情的原因,在全国范围之内,职业院校的同学们应该已经陆续进入寒假了。而一个时时萌动、在这个时候更加压抑不住的话题,再一次冒了出来,甚至于更加强烈。这就是“理想的职业教育应该是什么样?”
为什么这个话题时时在心中萌动呢?毫无疑问,是因为职业教育的前途和发展是关乎社会各界的重要话题。而院校在平时的教学、管理中忙碌得无暇多想,而假期开始的时候,时间相对从容,很值得我们从日常繁琐忙碌的事务中跳出来,静下来想一想职业教育的面貌,想一想职业教育理想的模样。
理想的职业教育或者职业教育的理想状态和理想的样貌,是包括教育人尤其是职教人在内的社会大众认可职业教育、投入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的根本动力所在。
虽然平时也许无暇顾及,但实际上,它无时无刻地存在于社会人、教育人、职教人的潜意识和判断里,存在于大家的思想背景和行动背景之中。因此,这毫无疑问是极为重要的。
笔者以为,所谓“理想的职业教育”,包括了“理想的发展环境”“理想的发展能力”“理想的发展路径”“理想的发展前景”这四个方面的集成,就构成了“理想的职业教育”的方方面面。
首先,“理想的发展环境”。环境是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它包括社会大众对于职业教育的认识和认同。也就是说,这反映了职业教育在人们心目中的分量,决定了职业教育的根本地位。那么。是什么支撑着这种认识认同呢?首先是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真正把职业教育作为一个与普通教育同样重要的教育类型来看待,置放于中国教育结构的公平地位上、与普通教育并驾齐驱的地位上进行政策设计、制度架构、投入分配以及法律保障。这是职业教育搭建理想的发展环境的根本基础。没有这种基础的支撑,不可能展示给社会大众并使之意识到职业教育的充分重要性和远大前程。
在这种支撑之下,应该是充分而均衡的投入政策所指导的财政投入、教育资源投入,以此来奠定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和自身能力,以此引导职教界展开满足产业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以此吸引社会大众对职业教育的认同认可。自然,在这个过程当中,也需要职业教育的设计者们为职业教育设计充分展示其能力和教育成果的平台,从而把职业教育的魅力充分展示出来。有了这样的良性的充分发展和充分展示的环境,职业教育的发展环境,才能够称之为是理想的。
第二,“理想的发展能力”。在理想的发展环境的支撑之下,职教界必须注重于自身能力的建设,把院校本身建设成为得有能力有吸引力。这就要求职业院校首先立足于区域的发展、本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本地产业企业当前和将要面临的未来发展所提出的人才需求来打造和搭建院校自己的专业。这其中,又包括专业的课程内容、专业学习的方式、专业学习的考评机制、专业学习的实际效果,立足于学生最后养成的实际技能以及职业迁移能力的发展目标。
只有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学习方式、考评方式、能力养成能够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当地行业企业的需要,满足学生的自我成长、自我发展的需要,才能够让职业院校的存在、专业的发展经受市场考验,才能够让学生能成长成才,能就业、就好业,能服务、服好务。能为当地区域和行业企业的发展、个人的发展做到最好的支撑,这样的院校,才具有了理想的发展能力。
第三,“理想的发展途径”。有了理想的发展环境的支持,有了理想的专业能力的构建,自然就涉及到职业院校如何向前发展的问题。我们一直强调,职业教育要贴合到区域社会的需要当中去,跟进到行业企业所面临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之中去,融合到师生个人职业成长的需求当中去。理想的外部条件也会自然推动职教界把发展的第一步拓进到这诸多的具体需求之中。
也就是说,职业院校的专业必须了解当地、了解行业产业、了解技术现状和发展。“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职业教育就必须实实在在地踏入当地的发展需求,了解当地的企业现状和前景,才能够为职业院校自己的发展找到最佳路径。这,其实也是最初的路径,也是最重要的路径,也是最理想的路径。
第四,“理想的发展前景”。有了理想的环境、理想的能力、理想的途径,就自然更靠近也愿意更细致地设想和描画理想的前景。这个前景既是发展之初的目标,也是发展过程中的规划,更是发展所结出的成果。
这个前景是职业教育之于学生、老师、职教人、社会人、教育人的最大的吸引力所在。
通俗地讲就是:职业教育最终能给社会和个人带来实现理想的可能,那么职业教育自己的理想如何实现?这个理想,既是类型上的,也是层次上的;既不只是层次要高,而是层次要完备,各层次之间要相连相通,各层次的结构还要合理匀称,总体以及局部的体量还要适当。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职教体系”。一定要让中国职业教育走上健康的、现代化的、体系化的建设之路,要有规模相当、适应社会要求、产业发展的中职教育;要有与学生个人发展、产业企业提升相适应的高等职业教育;也要有通畅的与普通教育相对应能转换交流的渠道;更要有职业教育本身孜孜以求的本科层次教育、专业硕士教育甚至于专业博士教育的框架结构。
只有这样,一个“不同类型、同等重要”的职业教育,才能真正地长久地确立它对于这个社会这个国家的重要性,才能长久地确立自己对于社会大众选择的吸引力,才能真正形成一个教育发展、社会发展、人的发展的良性循环。
反复言之,要让职业教育焕发出最理想的召唤力、吸引力、发展状态,就必须为职业教育创设一个平等公平、舒心舒畅、充满希望的发展态势,让职业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真实地被鞭策有动力、被鼓舞有信心、被引导有干劲,才能真正地让职教人不断产生理想、萌生动力,并持续地为这个理想努力,去坚持它、去实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