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职见 >> 正文

非遗专业,职业院校新的增长点

作者:Shixisheng    [发表时间]:2020-11-25

非遗专业,职业院校新的增长点

方言

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是关系院校发展的重头戏。

一般而言,各中职学校、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多是沿袭着多年的办学传统和积累,把所办专业与当地产业、合作企业、周边发展、学生就业紧密打包在一起的。这也是职业教育最根本的特征和发展的立足点——专业,就是锤炼学生的职业能力养成,服务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源需求,明确院校的办学方向并提升持续发展内涵的根本所在。

外界也把专业作为衡量职业院校办学实力、育人能力的重要指标。无论是考生和家长对学校的选择,还是企业选择合作院校,专业设置、专业能力、专业师资、专业设施、专业积累,都是重要的考察项。而单位招聘时,对于学生的专业成绩、专业能力、专业与岗位匹配度等的考察都是检验专业实力的硬指标。

所以,专业的重要性,在职教界是举足轻重的,对于院校发展更是至关重要。

就目前而言,职业院校的所有专业都是与产业、企业、市场需求紧密关联的,也是经由一定时间长度淘洗打磨出来的。

同时,近期又有一些声音呼吁关注“新经济”“新产业”,发展“新专业”,这也是职业院校重视专业设置与发展的实际情况。虽然这里的“新专业”大多所指向的“大数据、物联网、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本身也在进一步淘洗汰选的未定型的过程之中,但仍然是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题中应有之义——紧跟市场需求,紧跟产业发展。

其实,如果细细看一看,这两类或者传统或者时新的专业,都是与西方工业革命以来近现代所出现的产业形态、大规模产业生产、近现代消费模式相对应的。

也就是说,我们目前众多的职业教育专业,无论是面向一产还是二产、三产,专业服务和训练方向都是与肇始于西方工业革命的产业发展直接相关、紧密相连的。

而有一类专业,比这类起源于工业化大生产的专业及对应产业的历史更久远、也更本土化,而且目前在各地广受当地、国际、市场追捧,也在一些职业院校得到师生的喜爱,并有来自相关企业的高度支持。

这类专业,就是非遗专业。

非遗专业,就是传承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专业。

我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世界上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最多的国家,这与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紧紧相连,是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和历史积累。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其技艺,非常有中国元素,非常有历史,非常接地气。它们经历了漫长时间的打磨、选择、淬炼,更经由数代人甚至数十代人的摸索、完善、精益求精。

每一个非遗项目及每一件非遗产品,往往以其精妙的手工之美、匪夷所思的构造之精、巧夺天工的技艺,让我们目眩神迷、为之倾倒、为之叹服。

而这种叹服、着迷、喜爱、狂热,不只是来自我们中国人自己,这世界上一切爱美之人都会被它们深深打动。

中国陶瓷烧制、青铜器铸造、中国古典建筑构造、中国丝织品及刺绣、中国书法绘画、中国金银器打制、佛教造像及器物造型、中国传统戏剧唱腔及扮相、中国八大菜系及地方菜肴、岭南牙雕“鬼工球”、核雕橄榄雕刻、中国古砚台制作、宣纸捞制、徽墨制作、毛笔制作、传统漆器髹制、景泰蓝、兔儿爷、面人儿泥人儿……

且不说各地方的细分目录,单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就足以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了。

这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和我们的祖祖辈辈给当地中国人留下的最为宝贵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就此而言,中国人的富有,是跨越时间和历史的,也是跨越海洋大陆和人类种族的。

你看看但凡老外来到中国,看京剧听大鼓、吃美食逛古城、迷武术痴古装;但凡是中国文化代表团出现在世界各地,戏剧演出、舞龙舞狮、山歌民曲、相声口技,又都会让不懂汉语中文的老外们里三圈外三圈地围观追捧。

这无疑说出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无与伦比的魅力和国际性的吸引力,乃至于市场潜力。

那么,在各地部分院校已经兴起的举办非遗专业的基础上,我们是不是可以再进一步想:如何让中国各地职业院校深挖各地不同种类不同细目的非遗传承项目,设置非遗专业,开设非遗课程,培育年青一代非遗技艺人才。

而且,职业院校具备其他本科院校所没有的劳动优势、技能培育优势、非遗传承优势。虽然非遗专业大多很苦很累,有的工作环境在现代人的观念中还有些脏乱差,但这正是我们职业院校可以突破创新的所在。我们完全有能力像日本做刀剑、瑞士做钟表、德国人做厨具、荷兰人做木鞋那样,在传统的基础上开拓新的时代设计,完善创新出新的技法,美化优化当代的工坊作业条件。这正是我们这一代职教人可以为中国传统非遗项目添砖加瓦、发扬光大的时候,也是我们新一代职教人可以施展拳脚的机会和平台。

各地政府需要拿得出手的地方文化名片,世界各地欢迎地道而又与时俱进的中国产品,中国院校可以在缘起于西方工业文明基础上的产业领域之外开发独具中国文明特色的专业,学生个人也能同时获得创业和就业的专业能力。因此,从地方到院校,从地方企业到外联机构,一起合作发展非遗专业,无疑可以开创出中国职业教育独具风采的一片宏大领域。

的确,非遗专业,可以成为职业院校持续发展的新增长点。